孺子驢教你︰中華文化四十天,文道合一學做人 [小五至中二](27/3/2020)

二零二零年三月二十七日(五)(Day 17)

孺子驢教你

中華文化四十天,文道合一學做人

[小五至中二]

內容:

「囫圇吞棗」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勝負得失(五)

甲部:

「經典成語四十」(文言原文)

「囫圇吞棗」

  1. 客有曰:「梨益齒而損脾,棗益脾而損齒。」

        ⁃      有人說:「梨對牙齒有益但損害脾臓;棗對脾臓有益但損害牙齒。」

  1. 一呆弟子思久之,曰:「我食梨則嚼而不嚥,不能傷我之脾;我食棗則吞而不嚼,不能傷我之齒。」

        ⁃      一名笨小子想了很久,便說:「我吃梨時咀嚼而不吞嚥,那便不能傷我的脾了;我把棗直接吞進肚子裏,毫不咀嚼,那便不會傷害我的牙齒了。」

  1. 狎者曰:「你真是囫圇吞卻一個棗也!」

        ⁃      一個人揶揄他說:「你竟然吞得下整個棗呢!」

        ⁃      囫,狼吞虎嚥的意思,粵音忽。

        ⁃      圇,完整無缺,粵音,輪。

  1. 遂絶倒。

        ⁃      於是大笑得不能自持。

「囫圇吞棗」這個成語是指一些人自以為聰明,其實只是一知半解,十分愚笨。

例句:

你在學習數學時,不求甚解,只顧背誦例題的答案,這樣實在是「囫圇吞棗」啊!

挑戰一:

做做筆記,記下一些剛學會的文言字詞。

挑戰二:

不看語譯,看看是否明白以下原文:

客有曰:「梨益齒而損脾,棗益脾而損齒。」一呆弟子思久之,曰:「我食梨則嚼而不嚥,不能傷我之脾;我食棗則吞而不嚼,不能傷我之齒。」狎者曰:「你真足囫圇吞卻一個棗也!」遂絶倒。

挑戰三:

請為以下原文加上標點:

客有曰梨益齒而損脾棗益脾而損齒一呆弟子思久之曰我食梨則嚼而不嚥不能傷我之脾我食棗則吞而不嚼不能傷我之齒狎者曰你真足囫圇吞卻一個棗也遂絶倒

乙部:

「文言古訓學做人」

「勝負得失」(五)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道德經》

        ⁃      不存與別人競爭的心,怎會怕輸給別人呢!

        ⁃      不是要勝過別人,而是要勝過自己,這樣才會有真正的進步。

        ⁃      夫,讀作「符」,這裡沒有什麼意思,只用來加強語氣。

大家要一起努力啊!

盧校長

(請家長轉發給孩子並與孩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