孺子驢教你︰中華文化四十天,文道合一學做人 [小一至小四](5/4/2020)

二零二零年四月五日(日)(Day 26)

孺子驢教你

中華文化四十天,文道合一學做人

[小一至小四]

內容:

本週重温

甲部:成語

轉眼間,已學了二十三個成語。自己在家先背默,復課後與你們一起玩成語遊戲——「成語大電視」、「成語記憶比賽」、「成語造句比賽」、「成語故事比賽」等。

  1. 亡羊補牢
  2. 守株待兔
  3. 刻舟求劍
  4. 狐假虎威
  5. 自相矛盾
  6. 朝三暮四
  7. 鷸蚌相爭
  8. 螳臂擋車
  9. 掩耳盜鈴
  10. 杞人憂天
  11. 塞翁失馬
  12. 揠苗助長
  13. 鐵杵成針
  14. 濫竽充數
  15. 畏影惡跡
  16. 囫圇吞棗
  17. 鑿壁偷光
  18. 孔融讓梨
  19. 驚弓之鳥
  20. 懸梁刺股
  21. 臥薪嘗膽
  22. 望梅止渴
  23. 割蓆絕交

乙部:

「蒙童格言」學做人

直至現在,已教了六條弟子規,讓我們重溫一下:

[仁]

  1. 人不閒,勿事攪;人不安,勿話擾。——《弟子規》

        ⁃      對於正在忙碌、專心工作的人,就不要打擾他們。

        ⁃      別人心情煩亂的時候,就不要用說話來觸動他們的情緒。

[義]

  1. 「事須小,勿擅為;苟擅為,子道虧。」——《弟子規》

        ⁃      不要以為是一件小事,便可以擅自妄為;否則,便是有損孝道,令父母傷心。

  1. 「物雖小,勿私藏;苟私藏,親心傷。」——《弟子規》

        ⁃      只要是別人所擁有的,就算是價值十分便宜,也不應佔有私藏。否則,一方面犯了錯誤,另一方面,令父母十分傷心。

[禮]

  1. 「用人物,須明求;倘不問,即為偷。」——《弟子規》

        ⁃      借用別人的東西,須向物主明確請求;不問自取,跟偷竊的行為有什麼分別?

[智]

  1. 「見未真,勿輕言;知未的,勿輕傳。」——《弟子規》

        ⁃      未看清事實,就不要輕率談論;未「清楚」知道,就不要輕易傳出去。

        ⁃      的:「清楚」的意思。

[信]

  1. 「事非宜,忽輕諾;苟輕諾,進退錯。」——《弟子規》

        ⁃      明知事情是不對的,就不要答應別人。

        ⁃      否則,做錯事固然是錯,答應了別人,不履行承諾,也是錯的。

        ⁃      是不是進退兩難呢?

六條弟子規,實在不簡單,回應了中華文化中的「五常」——仁、義、禮、智、信。

大家要一起努力啊!

盧校長

(請家長轉發給孩子並與孩子分享)